English

营口打响企业改革攻坚战

1998-05-04 来源:光明日报 苗家生 我有话说

长期陷入困境的辽宁省营口市工业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出现喜人变化:全市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增长幅度位于辽宁省前列。和一些经济效益好的地区相比,这些数字也许不足为奇,但是,对营口市来说,却来之不易。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全市大面积推行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无疑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如果把日历翻回1997年,我们看到的营口市工业企业是这样一种严峻的形势:53户预算内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盈利企业实现的盈利额只有1796万元,而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2054万元,盈亏相抵亏损10258万元。亏损企业30户,占预算内企业总户数的56.6%。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全市工业企业(不含土地)资产负债率平均为87.7%,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500—800%,已经到了严重资不抵债的地步。由此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企业职工生活水平下降。

营口市工业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一直在苦苦寻求摆脱国有企业困境的良方。市委书记许卫国、代市长孟凡利介绍说:改革发展到现在近20年了,工业企业搞了扩大自主权、承包、租赁,各级领导抓国有企业改革没少花费精力,但成效仍不尽如人意,原因就是本质的东西没有触及,没有涉及所有制问题。从营口市实际出发,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对工业企业走出困境极为重要,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特别是在学习了党的十五大精神之后,我们更加坚定了搞好产权制度改革的信心。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就为营口市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振兴和经济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从去年10月开始,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一场全方位、大面积、高强度的企业改革攻坚战在营口市市直企业展开。

打破区域壁垒开放式推进改革

打破区域壁垒,开放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是营口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营口市的工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以轻纺行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从工交企业看,仍然是中直、省直企业少,地方企业多;大型企业少,中小型企业多;盈利企业少,亏损企业多。营口市委、市政府从这“三少三多”的市情出发,在这次大面积进行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是关起市门搞封闭式的“近亲繁殖”,而是选择了打开市门,广招国内外合作伙伴带动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企业体制和机制转变的开放方式。在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采访,我们对这一点有较深的感受。这家公司是营口冷藏箱总厂(简称“营冷”)、广东科龙集团、香港珠江公司三方共同合资的企业。作为营口市的骨干企业之一,“营冷”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缺乏高技术、高水平的产品和较大的生产规模,“营冷”步履维艰,资产负债率达149%。在产权制度改革中,“营冷”抓住机遇,利用自己企业的管理优势和营口市的优惠政策,拿出本企业场地和厂房等6600万元资产,与我国冰箱行业的骨干企业广东科龙集团、香港珠江公司合资;而对方看好营口市的投资环境和冰箱需求量大的东北地区市场,愿把“营冷”作为合作伙伴。三方共投资2.5亿元,组建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资产重组使“营冷”靠上了“科龙”这条大船,绝路逢生。他们不仅引进了上亿元的资金,而且还引进了“科龙”的技术创新、科学管理,使营口的冰箱产品质量上档次,产量上规模。合资后,营口“科龙”又收购、兼并了营口市三家中小企业,新建了1万平方米的厂房,安装了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冰箱生产线,预计今年可生产冰箱12万台,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

鼓励优势企业主动走出市门和国门,积极与国内外的大集团、大公司合资合作,实现以优促优,借势发展,是营口市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重要的一着棋。营口复印机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营口复印机厂,在“八五”期间实现了与港商合资“嫁接”,扭亏为盈,发展成为资产上亿元、实现利润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在这一轮产权制度改革中,公司先发动员工入股,把合资公司的2000万元国有股份置换出来,而后加入国内印刷设备行业实力最雄厚的“北人集团”,组建全国最大的轻印刷设备企业,以求保持自己轻印刷设备的国内领先优势,进而借助“北人集团”的支持,寻求新的发展。营口化纤厂是国内锦纶66长丝生产基地,前几年,该厂在开发超细纤维过程中与韩国的一家公司合资,形成年产千吨超细纤维的生产能力,产品绝大部分销往国外。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他们瞄准了法国罗纳普朗克大化纤公司,利用营口市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优势,加大与外商合作的力度,终于促成了双方的合资,于今年1月正式签订了协议,引进法方投资1000万美元。项目完成后可年产锦纶弹力丝1.2万吨,销售收入5亿元,使营口化纤厂实现快速发展目标。

因厂施策放开搞活中小型企业

营口市市直工业企业中,80户中小企业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难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1户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有的搞“嫁接”,有的被兼并,有的搞股份合作制,有的出售,体现了因厂施策,对症下药。形式不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把企业放开搞活。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售的46户中小企业,现在已售出12户,回收了一大笔国有净资产;还有近20户企业与客户达成了出售意向。4月16日,在国内机床行业中颇有影响的营口机床厂被盼盼集团收购,是营口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进展。已有40多年历史的国有中型企业营口机床厂,是我国生产万能工具磨床的主要厂家之一。近些年该厂由于多种原因,产品销售不畅,效益低下,连年亏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作为防撬门行业的龙头企业盼盼集团,正在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谋求更大的空间。整体收购营口机床厂,对民营企业盼盼集团来说,是如虎添翼。盼盼集团董事长韩召善向我们介绍了收购营口机床厂的情况和下一步的打算。他说,盼盼集团对营口机床厂的整体收购,不仅买断全部资产和土地,还要承担所有债务,安置好所有的离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随着盼盼集团的迅速发展,企业原有的场地和技术力量都已不能适应,机床厂在这些方面正好满足了我们的发展需求。我们要利用机床厂的人才和设备优势,在这里建立一个科研中心,开发新产品,使盼盼集团的发展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到2000年,产值将达到20亿元,利税要达到2亿元,盼盼集团对国家的贡献会更大。

成果初显

营口市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在较短时间里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充分酝酿、精心策划和组织,是一个重要原因。整个改制工作采取政策推动、现场发动的措施扎实推进。一方面,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及辽宁省的有关规定,适时制定了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清产核资和工商税收、劳动用工等10多个方面的政策性文件,这些政策的制定,正确处理了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关系,使企业改制有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行为规范,又通过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在全市很快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派驻企业的指导组与主管局及改制企业紧密配合,搞发动,清家底,研究企业发展方向,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改制工作的进程。

据营口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市大面积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初步显示出一些成果,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上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的企业,大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企业发展筹集了资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企业改制吸引外来资金28960万元,企业内部募集股金3525万元。市直工业盘活存量资产32.1亿元,占总资产的21%。正是由于筹措了这些资金,使进行改制的企业有了启动和发展的资金。选择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形式的改制企业,实行了“工者有其股”,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关切度。企业职工通过认股购股,成为企业的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进而形成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动力机制,有利于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改制企业的经营者由过去的任命制改为股东选举制,增强了经营者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有利于企业进行内部配套改革,精简机构,分流富余人员。初步推动了企业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有利于企业走向市场,逐步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最终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了条件。

营口市大面积推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任重道远。营口市委、市政府正加大指导的力度,加快实施的步伐,为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